中山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案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71號)、《2017年實施廣東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工作要點》(粵府知辦〔2017〕10號)、《中山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山知發〔2016〕84號)等文件要求,嚴格知識產權保護,提升知識產權領域社會治理能力,營造自主創新良好環境,現就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出工作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批示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的工作機制,加大知識產權執法維權力度,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為,全面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的效率與水平,滿足廣大創新主體、市場主體的需要,營造創新發展良好環境,增強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改革創新。著眼于完善體制、創新機制,突出重點領域改革試點,發揮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推動知識產權事業快速發展。
——堅持需求導向。圍繞產業經濟和企業創新發展需求,加強知識產權政策支持和市場監管,提供優質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營造公平公正、開放透明的知識產權市場環境。
——強化協同推進。進一步發揮行政保護優勢,加快完善行政和司法兩條途徑優勢互補、有機銜接的保護模式。完善統籌協調機制,推進形成協調、順暢、高效的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
——注重突出重點。加強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加大對侵權假冒行為的懲治力度。推進電子商務等新業態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
(三)工作目標。
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執法協作效用,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行為,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社會氛圍。
二、主要任務
(一)加大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力度。
1.嚴厲打擊侵犯技術秘密的違法行為,對于侵犯技術秘密的行為,依法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根據情節處以相應金額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部門處理。(市工商局牽頭,市公安局、市知識產權局配合)
2.建立重點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直通車制度。選擇我市高新技術、知識產權示范、知識產權優勢、知識產權貫標等企業作為知識產權重點保護企業,建立重點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快速通道,加快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案件處理,通過定期走訪調研,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市知識產權局牽頭,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配合)
3.建立重點產業和重點市場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組織摸查我市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易發、高發行業和市場區域,制定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工作方案,定期開展執法維權專項查處,推動執法維權業務規范化、科學化。強化對重點產業和重點市場相關市場主體的指引和監管。(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負責)
4.完善專利執法協作機制,充分發揮“珠江三角洲專利行政執法協作機制”、“佛山、中山、江門、順德四市(區)專利行政執法協作機制”作用,開展跨區域專利行政執法合作,嚴格專利行政執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市知識產權局負責)
5.開展“龍騰”專項行動,培塑出口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深化“中國制造海外形象維護‘清風’行動”,加大對重點商品和出口到侵權風險較高國家或地區貨物的監管和查緝力度;積極推進泛珠三角區域知識產權執法合作機制建設,加強信息共享和執法聯動,防止假冒侵權口岸漂移。(中山海關負責,市工商局、知識產權局配合)
6.突出以網絡文化市場、文化娛樂市場、演出市場、出版物市場、廣播影視市場等為重點領域,有針對性地部署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強化監管,打擊音樂、影視、動漫、游戲游藝、出版物等領域的侵權行為。完善基層版權工作站建設,推進版權與專利快速維權機制有效銜接。加強對計算機預裝軟件及軟件市場的日常監管,將打擊計算機軟件侵權盜版行為作為工作重點,加大對企業使用侵權盜版軟件案件的查處力度。(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負責)
7.繼續加強商標專用權保護工作,加強對我市重點產業和重點市場集體商標、地理標志商標、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的保護,構建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產業商標專項保護機制,加強新業態新領域創新成果的商標保護。幫助商標權利人應對商標競爭威脅,處理商標危機,嚴厲打擊各類商標侵權行為,有效保護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市工商局負責)
8.嚴厲打擊各類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犯罪行為,實行集約打擊,在重點領域、重點地區集中力量偵破一批侵權和制假售假大案要案。加強涉外知識產權刑事保護,組織對涉外案件的精確打擊行動。(市公安局負責,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配合)
9.以農資生產經營、農業龍頭等企業為重點,全面落實農資生產、經營和使用者主體責任,深入推進農作物種子、肥料、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重點農資產品打假工作,狠抓重點地區、重點環節、重點產品的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各種生產經營侵權假冒偽劣農資行為,有效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全力保障農資質量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市農業局負責)
10.繼續開展林木種苗行政執法和質量檢查工作,嚴格對林木種苗生產經營企業的監管,切實加強監督檢查和定期抽查,重點檢查種苗交易集中的區域,嚴厲打擊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無證無簽銷售等違法行為,從源頭把好質量關。加大林業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假冒植物新品種權的行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創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市林業局負責)
11.深入開展“質檢利劍”專項行動及“雙打”、打假等行動,著力解決企業、產業發展所關注的突出問題,著力打擊大要案、打擊違法利益鏈,逐步建立起地方行業長效監管機制,確保區域性產品質量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創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市質監局、市知識產權局負責)
12.強化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做好中國·古鎮國際燈飾博覽會、中國(中山)紅木家具文化博覽會、中國小家電交易會、中國(中山)國際游戲游藝博覽會、中山書展等展會的駐場執法,推動展會和電子商務企業誠信經營建設,推進行業協會知識產權自律保護。(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負責)
(二)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
13.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積極利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臺,推動實現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案件的網上移送、網上監督,完善線索通報、證據移交、案件協查等協作機制,強化對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行為的規范和監督。加強對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的備案審查。對涉嫌犯罪的及時提出移送公安機關的建議,并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市檢察院牽頭,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配合)
(三)加強對知識產權案件的監督。
14.監督糾正行政執法、司法機關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有案不移、有罪不究、以罰代刑和借保護知識產權之名非法插手企業經濟糾紛、違法查封、扣押、凍結和劃撥企業財產、濫收保證金、濫用強制措施等行為。監督糾正審判機關違反法定程序和審判結果嚴重不公的知識產權案件。(市檢察院牽頭,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配合)
(四)加強知識產權案件行政訴訟應訴工作。
15.提高對行政訴訟應訴工作重視程度。各單位有關負責人應聽取涉及行政訴訟的案件情況匯報,審核答辯法律文書。對于重大疑難案件或可能涉及行政訴訟的案件,提前做好法律風險的分析研判。(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負責)
(五)加強信息公開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16.完善知識產權保護信用體系建設。構建知識產權保護信用體系,完善知識產權誠信管理制度,根據《中山市誠信紅黑榜公布管理暫行辦法》(中府辦〔2015〕64號)等文件要求,推動知識產權紅黑名單信息共享和應用。加強商標信用監管,將查處商標侵權假冒行為的監督檢查和行政處罰信息納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加大失信懲戒力度。(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負責)
17.加大案件信息公開力度。按照《中山市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實施方案》(中府辦函〔2016〕60號)要求,強化知識產權案件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嚴格落實公示標準,利用各類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加大侵犯知識產權違法行為曝光力度,有效震懾侵權假冒行為。(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負責)
(六)研究新業態新領域創新成果知識產權保護。
18.建立電子商務領域專利侵權行為維權機制。制定適合電子商務平臺的維權工作方案,與電商構建專利侵權快速溝通協作平臺,指導電商制定針對專利侵權的防范和處理辦法,加強與電商平臺合作,探索建立“政府指導監督+平臺自律保護”的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市知識產權局負責)
(七)完善維權援助舉報投訴機制。
19.完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建設。結合產業集群發展需求,建立完善家電、紅木家具行業的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服務體系,依托快速維權服務中心實現快速授權、快速維權、建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等功能,為企業與公眾提供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完善中國中山(燈飾)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的機制和功能建設,提升中心綜合服務能力,形成一系列可復制推廣經驗,推廣中心經驗成果。(市知識產權局負責)
20.暢通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渠道。加強網絡與通信終端舉報投訴平臺建設,完善工作流程,規范舉報投訴的受理、答復、移交、反饋與跟蹤,建立舉報投訴快速反應機制。拓展維權援助中心服務渠道,提升維權服務質量,通過制定針對性強的維權方案,幫助權利人降低維權成本、縮短維權周期、提升維權效果。(市知識產權局負責)
21.健全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健全知識產權調解、仲裁規則,調動各類社會團體與機構的積極性,發揮社會調解與仲裁等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加大權利人、專業人員和社會公眾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社會監督力度,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發揮行業協會在構建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治理機制中的作用,引導服務機構提供全方位、高品質的維權服務。(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負責)
三、加強保障
(一)提高對知識產權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各知識產權執法部門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切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完善和落實領導責任制和工作責任制。
(二)全面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力量建設。
加大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力度,確保執法隊伍基本穩定,依法推進知識產權執法隊伍專業化建設。充分利用系統內外專業人才資源,建立健全執法指導與執法咨詢機制。
(三)改善條件保障提升執法工作信息化水平。
發揮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在發現、防范與打擊侵權假冒行為中的重要作用,構建全方位的執法維權工作信息化網絡。積極推進執法條件建設,依法依規加大執法投入,配備必要的執法裝備,保障打擊侵權假冒的基本需求,確保有效履行職責。積極為執法工作人員配備執法所需的設備。執法人員應嚴肅執法著裝,增強執法辦案的規范性、嚴肅性與權威性。
(四)積極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針對創新資源集中的區域與單位,廣泛宣傳知識產權維權的各類途徑,引導有關各方選擇合適的糾紛解決方式。及時發布知識產權保護理論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各方對加強知識產權執法監管的支持。創新對外宣傳的方式方法,積極推進多語種對外宣傳,加大海外宣傳力度。積極通過政府網站、12345舉報投訴平臺等渠道,充分運用新媒體方式,提升輿論營造效果。加強對維權成功案例的報道,曝光知識產權侵權假冒典型案件,營造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輿論氛圍。
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山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案的通知/inc/uploads/ckeditor/紅頭源文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