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南京將建立知識產權法院
日前,南京市政府辦公廳轉發市科委《南京市創新知識產權應用和保護制度實施方案》。今年南京市將建立知識產權法院,集中審理南京地區知識產權案件,打擊侵權假冒行為,營造公平正義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
網絡環境下版權保護與表達自由的沖突與協調
互聯網給傳統版權制度的運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版權與表達自由的沖突在數字網絡環境下也變得更加尖銳。文章分析了版權保護與表達自由的沖突在網絡環境下表現出的不同于傳統環境的新特點,并試圖對沖突形成的根源進行探索,最后,在結合當前一些國家的立法嘗試和理論實踐的基礎上,對完善我國相關立法和政策研究提出有益建議。
-
華為投資6億美元開發5G專利 迎5G時代到來
3月4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道, 華為公司表示2013年至2018年會投入6億美元研發5G專利技術。華為技術公司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網絡設備制造商,也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生產商。 周二在移動通信世界大會上,華為首席執行官胡厚昆表示,5G研發支出可能上升但沒有給出具體的數字。根據上周由歐洲專利局(EPO)發表的一份報告,2014年華為是歐洲第七大專利申請人。2014年華為被歐洲專利局授予493項專利,這些專利涵蓋很多產品不只是5G。 5G通信技術將具有超快的上網速度、更廣泛的網絡覆蓋和與汽車及醫療監控設備通信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物聯網。5G商用預計會在2020年。胡厚昆表示,“我們已經取得了相當多的技術創新和突破,這些讓華為在知識產權方面獲得了更有利的地位。” 在科技行業,復雜的產品往往要依賴于知識產權與對手競爭,專利是與對手進行專利交叉許可談判至關重要的武器。這也是為何兩家公司在未能達成協議時會進行專利戰的原因。 最后,胡厚昆呼吁電信運營商、設備制造商和其他行業之間進行合作,以達成一個單一的5G技術標準。
-
歐洲專利申請 中企增長居首
歐洲專利局(EPO)2月26日發布的2014年歐洲專利年度報告稱,中國企業已經成為了歐洲專利申請增長的最強驅動因子,去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量較2013年增長18%,同時中國企業華為首次進入了企業申請排行榜前十的位置。在中國企業排名榜單中,前三名均為深圳企業,分別是華為、中興通訊和騰訊。
-
愛立信起訴蘋果侵犯其41項專利 涉及iPhone等
2月26日,愛立信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起兩項訴訟,并向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七項訴訟,起訴蘋果公司侵犯其41項專利,涉及蘋果公司iPhone及iPad的多個方面。侵犯的專利包括2G及4G/LTE相關的標準核心專利、其他對于蘋果設備的特性和功能(如半導體元器件的設計、用戶界面軟件、定位服務及應用,以及iOS操作系統)至關重要的專利。愛立信希望ITC發布排除令(exclusionorder),并要求地區法院頒發禁售令及判決損害賠償。
-
廣東探索“自貿”知識產權工作新路徑
隨著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立,在自貿區內知識產權行政管理、司法保護、海關保護、服務體系構建、交流合作、產業創新等多個方面都將面臨許多新的問題。日前,在廣州舉辦的“創建知識產權深化改革試驗區——廣東自貿區知識產權工作的思考”理論研討會上,自貿區的知識產權行政管理和保護機制創新成為本次研討活動中的一個重點。
-
知識產權:為現代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近日發布。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2次聚焦“三農”。有關專家表示,在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新挑戰的背景下,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強調“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傳遞出發展現代農業的明確信號,這就要求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強化農業科技創新驅動作用,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
微軟和三星就專利糾紛達成和解
韓國三星電子和美國微軟公司9日表示,已經就微軟控訴三星違反安卓操作系統專利授權協議的糾紛達成和解,但沒有公布和解的具體內容。
-
高通同意支付60.88億罰款 創中國反壟斷調查之最
北京時間2月10日消息,高通周一宣布,已同意向中國發改委支付60.88億元(約合9.75億美元)罰款,了結為期14個月的反壟斷調查。這一罰款數額,創造了中國反壟斷調查的歷史之最。
-
調整專利授權 高通9.75億美元和解中國反壟斷案
2月10日, 美國高通公司在中國手機芯片市場的反壟斷調查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該公司宣布因違反中國反壟斷法律,將被罰款9.75億美元,另外高通也將對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專利授權,做出多項調整。 這一數額創造了中國反壟斷罰款最高紀錄。